太阳能新能源

返回

中国电力报丨光伏行业发展的“通威力量”

2022年09月20日

来源:中国电力报

记者:于海江

“硅料环节处于光伏行业的上游,具有扩产周期长、投资强度大、生产管控难度高等特点,从目前投产节奏来看,新增规划的硅料项目投资与投产进度不一,过程中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硅料供需预计将持续维持紧平衡。”近日,通威相关负责人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硅料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供需关系。一方面,当前下游装机和出口增长需求持续景气,对产品价格支撑较强;另一方面,展望今年全年,硅料仍然是光伏主产业链中产能最小的环节。

不断降低非硅成本

硅料价格上涨主要的原因是需求大于供给,目前对于下游企业来说核心是购买到足够的硅料来保证生产。硅料价格的上涨会带来硅片企业生产成本的上涨,进而带来下游电池、组件企业生产成本上涨,而成本的上涨能否转换为产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取决于终端市场总体的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所在环节在产业链中的竞争能力。

永祥新能源绿色厂区

近年来,我国多晶硅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多晶硅投资强度、技术难度大,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要求高,同时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偏低。“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光伏产业一枝独秀,多晶硅出现短期供应不足,价格一路上涨,包括通威在内的企业都加大了投资,通过产能上升、产量增加,重新平衡产业需求。

通威长期致力于多晶硅和电池片环节的降本提效,多晶硅生产成本多年保持行业领先,同时各消耗指标不断优化。该公司2021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多晶硅产品单位平均综合电耗同比2020年下降12%,蒸汽消耗同比下降55%。在电池方面,产品A级率、转换效率、碎片率等关键生产指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单晶PERC电池平均非硅成本已降至0.18元/瓦以内,较2020年下降 11%,其中大尺寸非硅成本下降更为明显,为光伏降本贡献“通威力量”。

光伏下游企业成本除了硅料成本之外还有非硅成本,面对原材料的价格全面、不可避免的上涨,下游企业更需聚焦强化自身管理能力,降低非硅成本,进而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这样才能在行业供需恢复平衡时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高纯晶硅单晶率超99%

十多年前,95%以上的多晶硅都是由欧、美、日、韩等国公司生产,中国的多晶硅、高纯晶硅在半导体和芯片行业一直没有进入主流应用。现在,中国多晶硅企业无论是在规模、成本管控、产品品质还是在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实现了超越,走到了全球光伏行业前列,成为全球多晶硅生产最大、发展后劲最足的国家。

通威从传统西门子工艺出发,经过多年发展,在冷氢化、大型节能精馏、高效还原、尾气回收、三氯氢硅合成、反歧化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成果,并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目前通威高纯晶硅产品单晶率超过99%,并已实现N型料的批量供货,有效缓解了国内高品质硅料仍需部分进口的局面。

在“双碳”目标下,光伏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涌入更多参与者,硅料与电池环节的整体产能规模也将持续增加。2021年下半年,通威投产的乐山二期5万吨、保山一期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首批出炉产品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太阳能特级品标准,一次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基于对光伏市场快速发展的研判,通威将加强、加大、加速在硅料及电池环节的投资,规划2024~2026年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累计产能规模分别达到 80~100万吨、130~150GW,进一步提升市占率。”上述负责人告诉中能传媒记者,未来,通威将持续加强科研力度,不断创新,优化技术指标,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先进、更优质、更低碳的光伏产品。


X
太阳能新能源 太阳能新能源 太阳能新能源 太阳能新能源 太阳能新能源